导航菜单
首页 >  冲刺新一轮双一流31省份这样规划  > 31省市第二轮“双一流”入选高校和政策大盘点(含各省相关政策方案汇编)

31省市第二轮“双一流”入选高校和政策大盘点(含各省相关政策方案汇编)

但是广东省近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里不断加大投入,在《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广东省计划到2025年,新增1—2所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12—15所高水平大学进入全国前列;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学科,新增3—5个学科进入世界前列。重点推动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6所高水平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范围。

陕西

陕西作为一个老牌高等教育强省,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同样也有8所学校入选,但入选学科数比广东少一个,有20个学科。从入选的高校中不难看出,陕西省工科高校实力较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都有超过1个学科入选。

针对“双一流”建设,陕西省计划在下一个周期中投入超过43.7亿元进行支持。对已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按照每个学科每年500万元标准给予支持,对有望冲刺下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按照每个学科每年3000万元标准给予支持,对有发展潜力建设学科,按照每个学科每年2000万元标准给予支持。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增1-2所学校,3-5个学科建成国家“双一流”院校和学科,带动全省高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四川

四川省有8所学校14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其中四川大学(8个学科)和电子科技大学(2个学科)超过1个学科入选。

在《四川省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重点行动方案(2021-2021年)》中,四川省计划实施学科专业“递进培育工程”行动,深入推进部省共建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至少6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超过50个学科进入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

湖北

湖北作为一个高等教育强省,虽然在第二轮双一流评选中只有7所高校进入,但却包含了32个学科,学科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江苏。体现了省内高等教育的发展厚度,高校整体实力较为均衡。

“十四五”期间,湖北省计划分类推进“双一流”建设。落实省部共建机制,优化条件保障,提供优良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促进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部委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建成世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更好融入湖北高质量发展,支持2-3所省属高校实现一流学科重点突破。在2021年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湖北省仍然安排了11.8亿元支持省属本科的双一流建设。

天津

天津市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有6所学校的15个学科入选。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以6个学科和5个学科分列前两位。

配合“双一流”建设,天津市启动了顶尖学科培育计划,试点建立学科建设特区,分两个层次遴选建设40个左右高水平学科,培育南开大学化学、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等一批顶尖学科,冲击国内顶尖、世界一流,强化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源头供给,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到2025年,争取进入国家层面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数量稳中有升,进入全国学科评估前10%的学科数量进一步增长。

湖南

湖南省在第二轮“双一流”中有5所学校15个学科入选。除了中南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各有5个学科入选,湖南大学也有3个学科入选。

为支持“双一流”建设,湖南省级财政新增专项资金,并整合原高等教育相关专项,设立了湖南省高校“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在第一轮“双一流”的5年建设周期内,共投入资金约77.96亿元。针对入选的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的人文社科学科给予每年不低于500万的支持,对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中的医学学科、工学和农学学科、人文社科学科分别给予每年不低于800万、600万和400万的支持。在新一轮的“双一流”建设中,湖南省将在研究制定本省“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估办法的同时,谋划启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

黑龙江

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中,黑龙江省有4所学校12个学科入选。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老牌工科强校,有8个学科入选。

在2022年12月公布的《黑龙江省新一轮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及学科》名单中,除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被确定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内一流大学建设数量由首轮的7所增加至9所,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基础上,东北石油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两所高校新增进入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范围。同时,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将新一轮省“双一流”建设资金由以往每年5亿元增加到10亿元。

辽宁

辽宁省在第二轮“双一流”评选中,有4所学校7个学科入选。大连理工(3个学科)和东北大学(2个学科)分列前两名。

辽宁省在“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中表示将支持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支持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11所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大学。建设100个左右支撑辽宁振兴发展的一流特色学科,其中10个左右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10个左右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浙江

浙江省虽然只有3所学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名单,但却包括了23个学科。其中浙江大学一所学校即有21个学科入选,是所有高校中,除了清华北大外,入选“双一流”最多的学校。可以说,与江苏、上海、湖北等省份“双雄”领头+多校均衡发展的态势不同,浙江省内高校中,浙江大学一枝独秀的形式十分明显。

在《浙江省高等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中,省委省政府表示将在“十四五”期间支持浙江大学打造世界一流大学。除此之外,浙江省也将支持西湖大学开展新型省部共建,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支持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等加快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创建国内一流大学。

吉林

同为东三省的省份,吉林省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入选的学校数比黑龙江和辽宁少1所,但学科数是最多的,共有3所学校的13个学科入选。其中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大学各有6个学科入选,与其他陕西等工科高校为主的省份不同,吉林省入选的高校以理科和文科为优势。

吉林省在《吉林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中》,也明确表示,将深入实施省部共建,加大对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双一流”建设支持力度。同时还会立项建设2所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6所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和8所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支持建设250个左右特色高水平学科、300个左右特色高水平专业。按照国家部署启动和实施新一轮“双一流”建设。

安徽

安徽省共有3所学校13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名单。与浙江省类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安徽省也一枝独秀,一所学校有11个学科入选。

“十四五”期间,安徽省除了重点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还将支持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一流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山东

作为一个教育大省,山东省在第二轮“双一流”中入选的高校和学科并不多,共有3所学校8个学科入选。

在2022年11月发布的《关于深入推动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山东省计划开展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支持数学、海洋科学等8个现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创建世界一流学科。2022年年底前,确定10个左右优势学科,冲击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确定10个左右潜力学科,打造冲击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后备梯队。

福建

福建省有2所学校7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在《福建省高等教育十年发展规划(2021-2030)》中,福建省表示将支持厦门大学加快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支持福州大学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整体办学实力稳定在全国大学前50强。支持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争创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力争进入全国大学80强。推动华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进入全国大学100强,集美大学进入全国大学前120名,福建中医药大学进入全国大学前250名。支持闽南师范大学建设省级“双一流”高校。力争福建师范大学稳居全国师范院校前10名、福建农林大学进入全国农林院校前5名、福建医科大学进入医科院校前10名、福建中医药大学进入中医药院校前8名。到2026年,力争4所高校、10个学科达到国家“双一流”建设标准。

重庆

重庆市是4个直辖市中双一流数量最少的。共有2所学校5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 在《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中,重庆市表示将在“十四五”期间力争新增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所,力争新增国家一流学科3个,建成265个市级重点学科、50个左右市级一流学科、50个“人工智能+学科群”。力争50个左右学科进入世界高水平学科,2—3个学科进入世界顶尖学科;15个以上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

河南

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高等教育资源并不算丰富,在第二轮“双一流”评选中,有2所学校4个学科入选,分别是郑州大学(3个学科)和河南大学(1个学科)。对此,河南省表示,将在“十四五”期间,投入50亿元引导资金支持郑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投入25亿元引导资金支持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大学建设,力争“十四五”末,郑州大学全国高校综合排名进入前30,河南大学综合排名提升20位。遴选河南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等11个学科开展“双一流”创建,制定实施“双一流”创建工程的意见,明确了12条支持举措,安排55亿元创建资金,全力打造“双一流”后备军,力争2-3所高校、若干学科进入国家第三轮“双一流”建设行列。

山西

山西省有2所学校3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在2021年省政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教育厅表示将实施重点建设方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率先发展的12条举措,支持三所学校率先发展。遴选支持山西大学物理学、哲学,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10余个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同时支持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等高校的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2所大学4个学科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是5个自治区中入选双一流学校和学科最多的。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表示将推进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双一流”建设,支持具有综合优势的高校建设特色高水平大学,加快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

甘肃、云南、广西、贵州、海南、江西、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

这10个省份(自治区)均只有1所学校入选,其中甘肃的兰州大学有4个学科入选,云南的云南大学有2个学科入选,其余均只有1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值得注意的是,内蒙古大学的生物学、宁夏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西藏大学的生态学、广西大学的土木工程均在教育部公布的《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中,如果整改后在2023年评价中仍未达到要求,则可能被撤出“双一流“名单。

甘肃省在《甘肃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表示,将支持兰州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支持西北民族大学建设成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支持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财经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政法大学等省属院校建设国内同类院校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60个左右学术水平高、优势特色明显、服务能力强的一流学科,其中5个左右学科达到国际国内一流水平,20个以上学科领域进入国际国内同类学科高水平行列,40个以上学科在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达到B类以上。

云南省在《云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表示,将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推进“1+1+N”建设行动,支持云南大学加快“双一流”建设,着力提高建设成效;推动昆明理工大学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全力支持冶金工程等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实施云南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在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中,遴选建设一批省内一流大学。

广西自治区在《广西高等教育振兴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强调将深入推进“部区合建”广西大学,加强“省部共建”高校建设。支持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建设国内同类一流大学。支持广西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贵州省在《贵州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则表示力争到2025年,有1—2 个学科总体实力排名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前5%,绝大部分研究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学校综合实力大幅提升;3—4 个一级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建设学科”,部分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5—7个左右学科达到“国内一流学科”水平,形成20 个左右服务国家战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交叉学科群。重点建设和支持贵州大学进入国内一流大学行列。加强省属重点大学建设,努力建成具有较高水平、体现地方特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内一流大学,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内一流大学。

海南省在《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表示,将推进‘1+2+X’高等教育总体布局,全力推动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国内一流大学,支持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和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等建设成为国内同类型高水平大学。

江西省在《江西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强调,要举全省之力办好南昌大学,全力支持南昌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协同推动省内其他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十四五”期间,除南昌大学入选江西省一流大学整体建设名单,还有共17所高校42个学科入选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内蒙古自治区在《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强调,要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支持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的意见》,集聚有效资源,加大对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的支持力度。支持“省部共建”高校建设发展,实施一流学科建设项目。遴选5个左右拔尖学科予以重点支持,打造国内一流学科;遴选10个左右优势学科予以持续支持,培育国内一流(自治区高原)学科;遴选15个左右特色学科予以阶段性支持,培育西部省区优势学科。

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则提出,深入推进“部区合建”宁夏大学,打造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的西部一流大学。实施自治区“双一流”建设工程(二期),重点建设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一流学科,加强民族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学等国内一流和西部一流学科建设。

青海省在2022年10月举行的“青海这十年“教育专场新闻发布会上,省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青海将推进青海大学“双一流”建设,支持青海师范大学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和强师计划,支持青海民族大学重点加强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着力将西宁大学打造成为高水平应用研究型理工类大学,推动青海开放大学转型发展,整体提高省属高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

河北

作为紧邻北京、天津,人口众多的教育大省,河北省没有一所高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唯一一所河北工业大学地处天津,不得不说有一些尴尬。《河北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方案(2021-2025)》的政策原文未能在互联网上找到,但是燕山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地质大学等高校均官方宣称已被纳入重点支持的一流大学建设范围。相信河北省在第三轮“双一流”建设中将有新的突破。

2023年,正是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开关之年。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定位,对“双一流”建设提出了更明确和清晰的要求。各省各高校如何布局规划、筹措资源,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成效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附录1:表1. 各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数

附录2:《各省第二轮“双一流”政策文本汇编》,请添加“一读君”微信【微信号ID:edu_yidu】回复“双一流政策汇编”即可获取

相关阅读

事关“双一流”!十部门发布重要文件

362亿?来看看“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预算数据分析!

第二轮“双一流”怎么建?这些高校已运筹帷幄

新一轮“双一流”,中西部这些高校强势突围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一文读懂变化情况

解读“双一流”:教育部就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 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一读EDU”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一读EDU”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 菜单 → 选择「设为星标」

文章不错,分享给

相关推荐: